第425章 定价-《农女的荣华之路》


    第(3/3)页

    可是就这样的一件小事,让肖遥不禁想到古代晋惠帝口中对灾民无米可吃的情况下说出一句何不食肉糜的荒唐事!贫富差距太大了。

    天乾帝贵为天乾百姓的主人,但他本身也是出自于皇族,并非草根,无法真切的感同身受底层穷苦百姓的生活。

    肖遥并不是悲天悯人,可能在那段收容流民的日子里和一路进京的路上见过太多无能为力的事情,易子而食听起来耸人听闻,但在沧州的水患上真切发生了,人能失去所有希望饿到什么程度才会如此残忍。

    和平年代的她距离这些太远,有的时候看见这种耸人听闻的事情都不由暗自庆幸,还好不是发生在我身上。

    然而这次沧州水患,让无数百姓流离失所,一部分流落到随县,才让她知晓了一番什么叫人间地狱。

    她不是上位者,能做的只是杯水车薪。

    谁会在乎?

    可能就是她所能帮助到的那些底层百姓会在乎!她还记得刚到这个时代的时候,都是对自己处境的害怕和惶恐,因为在这里,她谁都不认识,一切的认知都是靠自己去摸索。

    和青娘为了生计起早贪黑的去码头卖早点,那时候所想的不过是过好自己的日子就行,哪有时间和精力去管别人的死活。

    当一个人社会地位越高的时候,他需要做的就更多。

    肖遥如今的情况就是这句话预最真实的写照。

    她无法救天下人,却只能尽自己的心意去救更多的人。

    如此,天乾帝问她的定价,她坚持自己最初的六百文,在普通百姓可以承受的范围内。

    “回皇上,民女感念皇上的仁慈之心,为了在京中体现皇恩浩荡,在天子脚下房能买到这般优惠的药散,且包装简单,专门用于底层穷苦百姓的身上,以彰显皇上的仁慈和大爱!”

    肖遥这话说的冠冕堂皇,就是为了最终的目的,坚持六百文不动摇!“因此,民女斗胆定价六百文!宣语就是在皇城脚下百姓也能买得到的好药散!”

    肖遥说完一边还注意天乾帝的面部反应。


    第(3/3)页